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苏玉糯10号简介,具有一定借鉴价值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。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,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。
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7.2天,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熟0.7天。
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42.7公斤,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37.0%。
郑黄糯2号是选育单位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,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7天,时间没有前者长,且食用口感也不如前者。
品种特性:中熟鲜食糯玉米。出苗至采收鲜穗80.6天,适宜密度4000株/亩,一般亩产鲜穗830.0公斤左右。
株型半紧凑,果穗锥形,籽粒紫红色。株高226厘米,穗位高101厘米;穗长15.6厘米,穗粗4.7厘米,每穗14.2行,每行30.5粒;千粒鲜重356克,鲜穗出籽率68.9%。中抗大斑病、小斑病;感腐霉茎腐病、纹枯病、瘤黑粉病;高感南方锈病。
适宜江苏全省作鲜食糯玉米种植。
糯2号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7.2天,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熟0.7天。幼苗叶鞘紫红色,叶片绿色,叶缘绿色,花药粉红色,颖壳绿色。株型紧凑,株高246.5厘米,穗位高100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。花丝红色,果穗圆锥型
2020年春播试验播种至鲜穗采收平均80.3天,比对照‘苏玉糯5号’短0.1天。株型半紧凑,成株叶片数15片,株高184.6厘米,穗位69.9厘米,倒伏率0.0%,倒折率0.0%。果穗筒形,甜加糯类型,甜糯比例1:3。穗长20.2厘米,穗粗5.2厘米,穗行数14行,行粒数36.9粒。单穗重371克,千粒重365克,出籽率66.6%,籽粒白色,穗轴白色。
抗病性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鉴定,抗小斑病,感纹枯病,中抗南方锈病。
产量表现:2020年春季经遂昌、义乌、建德、南湖、安吉、婺城、龙游等试点引种适应性试验,平均亩产1296.6公斤,比对照‘苏玉糯2号’增产8.5%。
栽培注意事项:适时播种,种植密度3000株/亩。施足底肥,每亩50公斤复合肥,播种前一次性施用,三叶期、拔节期追肥,灌浆期间保证田间水分充足。一般为授粉后22~25天左右为最佳采收期。注意防治小斑病、纹枯病、茎腐病、南方锈病,及时防治玉米螟。低温季节种植易引发植株生长异常,如矮株开花等现象;高温季节容易引发授粉不良,导致秃尖、缺粒等现象。[1]
挑选优良品种育苗。如浙凤糯2号.苏玉糯1.2号等合适我地的改良品种。在2月中下旬起就可以播种。
选用小拱棚加地膜的形式开展预苗。提早盖棚提温,挑选挡风遮雨朝阳,提灌便捷的田地。播种前选大晴天晒种1-2天,并开展取种。除去病籽、虫籽、坏籽、细微弱籽,随后按子粒尺寸开展归类,各自播种。播种时选取大晴天开展,种籽胚朝下揿入半籽,再盖紧一层细泥,浇过带预防疾病化肥的水,播后揉弄地膜,并在小拱棚顶盖上塑料薄膜,夜里再盖上草苫等物开展防寒保暖。有30%幼苗发掘出后要立即揭下地膜。平常小拱棚内温度维持在25-30℃,小于10℃时要盖上覆盖层,高过35℃时要做好自然通风减温。
在移植前5-7天逐渐揭膜炼苗,先将小拱棚两边塑料薄膜揭起,以慢慢提升自然通风量和减少膜内温度,再到将两侧的塑料薄膜刮起,直到彻底揭除,以适度抑止幼苗生长发育,提高幼苗抗旱性。炼苗期内,遇超低温等不良气温,应盖上覆盖层。幼苗至后2叶1心时即可栽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