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,草莓疏花疏果的正确方法,溲疏草莓田需要修剪残花吗,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该品种早熟优质,抗病,丰产,耐贮运性良好。夏黑是三倍体品种,自然生长果粒较小,需用赤霉素进行处理,果粒可增大1倍以上,在处理浓度和时间上各地应进行充分的试验,从而总结出稳妥的处理浓度和方法。
夏黑成熟早,不易落果,适宜在设施中进行促成栽培。架式选择各地选择的架式有所不同。北方多采用篱架,南方多采用独干V字形或棚架。夏黑葡萄何种架式均可。
笔者提倡篱架栽培,自然扇形整枝,行距1.7m,株距0.8m,667平方米栽500株。需埋土防寒地区,可以行距2m,株距0.8m,667平方米栽420株。
雨多的地方,地面以上第1道铁丝与地面距离80cm以上,以防雨溅泥沙污染果面。这种架式,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、风、光,特别有利于早期丰产,一般管理水平,第2年667平方米产量可达2000kg以上。
2、修穗疏果夏黑葡萄果穗整齐,多无歧肩,个别双穗。建议凡双穗的,修去1个。果穗过长的,于花前10天掐去穗尖1/5-1/4。
每个结果枝平均只留1个果穗,实际操作时,按“强二中一弱不留”的原则,即架面上端(前端)旺枝,可酌留2个穗,中等长势新梢上留1穗,弱枝、培养枝上不留果穗。每667平方米留果穗总量4000个左右。
夏黑果粒着生紧密,建议疏果。人工疏果,耗时过大,可于盛花期坐果期酌浇小水,或结合喷杀菌药,有意识喷一下果穗,促其适度落花落果。或于盛花坐果期适度摇动或撞击树体,也可起到疏花疏果的作用。
3、膨大处理目前国内葡萄市场上,还是青睐大粒葡萄。果实膨大,有利于增产和提高商品价值。夏黑葡萄自然生长,果粒小,这是无核葡萄的共性,建议进行膨大处理。
即于谢花后15天,用45~50mg/kg赤霉素液,蘸或喷果穗,隔12~15天再重复1次。或者果粒黄豆粒大时,用45mg/kg赤霉素液,每1~1.5kg对吡效隆10ml加高收(抑制果梗硬化剂)喷或蘸果穗,一次即可。
4、果实套袋葡萄套袋好处很多,防病害,防虫害,防鸟害,防污染,保产量,保质量。生产出的浆果,不仅美观,口感也好。建议无论是大田生产还是大棚栽培,力争全套袋。
5、水肥管理与其他品种葡萄一样,建议在夏黑葡萄生产中,要重施有机质肥料。定植建园时,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质肥料5000kg,以后每隔1年,沿定植沟一边向外拓展,开沟施1次有机肥,每667平方米施人4000~5000kg。于春季可追1次速效氮肥,催芽,并促生大果穗。
膨大肥施1次高氮三元素肥。果实成熟前追1次钾肥。肥量不好一概而论,当视地力、产量、树势酌定。
6、科学冬剪冬剪十分重要,直接关系到翌年葡萄的产量。夏黑葡萄花芽分化好,萌芽率高,结果枝率高。故一般树势,以短梢修剪为主,强枝可中梢修剪。篱架栽培自然扇形整枝的成年园,建议667平方米留结果枝组1500~1800个。
夏黑葡萄产于日本,巨峰后代。早熟欧美品种,云南夏黑葡萄3月份就有成熟,云南全山的夏黑为主。特点是早熟,无核,高糖低酸,香味浓郁,肉质细脆,硬度中等,在欧美葡萄里算比较硬。
植株生长势强旺,芽眼萌发率85%。成枝率95%,每个结果枝平均着生1.5个花序。隐芽萌发枝结实力强,丰产性强。在江苏张家港地区3月下旬萌芽,5月中旬开花,7月下旬果实成熟,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天数为110天左右,属早熟无核品种。抗病性强,果实成熟后不裂果,不落粒。
果穗圆锥形或有歧肩,果穗大,平均穗重420克左右,果穗大小整齐,果粒着生紧密。果粒近圆形,自然粒重3.5克左右,经赤霉素处理后可达7.5克,果皮紫黑色,果实容易着色且上色一致,成熟一致。果粉厚,果皮厚而脆。
果肉硬脆,无肉囊,果汁紫红色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%,有较浓的草莓香味,无核,品质优良。
1.温度管理:温度高,发育快,成熟早,但果个小;反之,成熟晚,果个大。适宜温度:白天20~25℃,夜间5~8℃.
2.水分管理:时间,优选晴天上午;浇水量,小水勤浇,7~10天一次,每亩2T左右;通风,浇水后,开小风口通风。
3.补充二氧化碳气肥:距草莓上方0.5米位置,悬挂二氧化碳气肥袋,按“之”字型排列,一亩约20袋。
4.追肥:8*50米标准棚,随水冲施氮、磷、钾为19:8:27+TE的水溶肥,含氨基酸更佳,浇水量控制在1500KG。
5.疏花疏果:一个花序6~8果,一株留12~16个果。
6.及时植保:白粉病的第二个高发期,注意预防。
丰产的关键时期,着重补磷钾肥,采取大温差管理。
1.温度管理:白天25~28℃,夜间3~5℃。
2.水肥管理:补充磷钾肥,如旺长可叶面喷施亚磷酸钾控旺。
1.温度管理:白天22~25℃,夜间5~6℃。
2.水肥管理:控氮肥用量,补充磷钾肥。
3.植株整理:及时去除主芽两侧的侧芽。
4.转果:转果时机是着光果面呈粉红色
小拱棚一般可按2个栽培畦的宽度(约3m宽)设置。将竹片或木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南北两边畦背的外缘,沿畦长方向每隔0.5m插1根,并在中间畦背—亡适当埋设立柱支撑,使棚架中间拱起高度为1m,棚长10~20m为宜,以利于放风、管理。棚为南北走向,棚架上覆盖0.06mm厚的聚乙烯薄膜。
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选有5~6片叶,茎短粗,新根多的匍匐茎苗或新茎苗定植。栽培田应选土质肥沃的壤上,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圈肥700~800kg,并混施过磷酸钙35~50kg。按行距25cm(每畦栽6行)、株距20cm定植。定植后立即浇水,最初4~5天,每大浇水1次:缓苗后,有2~3片叶展开时,结合浇水,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.5~10kg,以促壮苗和花芽的形成。
1.12月中旬,土壤封冻前浇足冻水,3~5天后地表稍干时,用0.015mm厚地膜覆盖畦面幼苗。将地膜拉紧,与地面紧贴,四周用土压实。地膜卜覆盖麦秸、稻草3cm厚,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。
2.次年2月上旬开始扣小拱棚草莓种植技术棚。扣棚过早,苗萌芽后遇寒流易害;过迟会降低草莓早熟增产效果。扣棚前先将畦面地膜上的覆盖物除去,然后将塑料薄膜盖子棚架上,4月中、下旬,当自然温度已能满足草莓生长发育需要时,即可揭棚,以免棚温过高,影响草莓开花结果。
3.扣棚后的1周内要封棚,以促进棚内气温和地温迅速上升,使植株早发芽。待萌芽后,每天晚揭早盖,逐步过渡到早揭晚盖。在草莓萌芽到现蕾期,棚温应控制在15~20℃;开花结果时应控制在20~25℃,最高不能超过35℃。待心芽全部拢至膜上,并露出新芽,使地膜全部紧贴地面,继续对根系起保护作用。草莓进入生长和现蕾期,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钾复合肥10~15kg。要少追或不追氮肥。一般只要土壤不干,就不必灌水,以免湿度过大,造成秧苗徒长,不利于结果。
果实八九分成熟时即可采收,以免棚内因温、湿度过大,造成烂果。
①黑地膜包垄,搭盖小拱棚保温。日平均温度下降到15℃,及时包垄,挖孔出苗,防止伤及株叶和花果。
②叶面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液肥和硼锌铁镁微量元素肥料800-1000倍液,促进花果发育。
③疏花疏果。主要疏除败育、不授粉导致的黑花、